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

我的夢幻UX團隊

一個UX團隊需要哪些人?除了研究員、設計師,有些(超)大公司甚至會有心理學家、人類學家、社會學家等想都想不到的角色,不過這不是一般公司能負擔得起的。以比較實務的角度來看,我想像中的UX團隊,至少應該需要這些人:

  1. 收集者:其實就是使用者研究員,負責收集人們的行為、需求與期望,可以說是一切的起點,在這一點上,個人覺得一定程度的客觀是必須的。背景:社會學、人類學。
  2. 洞見者:資料(data)必須經過整理才能成為有用的資訊(information),收集得到的使用者資料,也同樣必須經過一連串的分析,才能挖出使用者真正的心聲。背景:社會學、人類學。
  3. 設計者:這階段所要做的事,大家也都很清楚了。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,但太直白的陳述,雖然有效卻打動不了人,所以這裡我們需要一點瘋狂與感性。背景:不限。
  4. 賦形者:說白了,就是負責建立雛形的人,雛形依精細度的不同而有不同作用,低精細度雛形可以協助溝通與想像,但我覺得那是設計者就必須做的工作,這邊說的雛形,必須加入技術成份、確認現實,所以這裡我們需要一點理性,但也不能滿出來。背景:宅宅軟體、電子、工程、材料…。 
  5. 驗證:跟收集者有點像,但要收集的是使用者對團隊設計成果的反應,其實也就是usability。所以,與收集者不同的是,需要一些更嚴謹的研究方法論。背景:心理、統計、人因工程。

以上五種角色,可以是聯集,也可以是交集(如果是一個人要同時扮演這四種,那我只能幫他祈禱了)。原本還想加入像PM這樣的角色,但想一想,雖然有其必要,但比較偏向管理層面,並不會直接影響UX團隊的創造力(會間接影響),就先不提了。

以上是從專業能力與角色來看,團隊成員各自的個性也是很重要,不同個性的人擔任不同角色,就會有不同效果。彼此間的互補或互斥,也是很微妙的作用力,這個太複雜,很難一言而論,只能在當下去調合。

另外,Tom Kelley的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(中譯:決定未來的一○種人),是相當棒的書,我想應該不用我多推薦。最近”你的周围需要这6种人”  這篇文章,也是不錯,但就比較形而上了。

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

閱讀 -- Measuring the User Experience (2012/07/19 updated)

上一篇偷偷抱怨了UiGathering內容與想像的不同,後來想到公司有這本書:Measuringthe User Experience: Collecting, Analyzing, and Presenting Usability Metrics(Interactive Technologies)。這本書是在討論usability,也只有討論usability,在第一章作者們提到有人會在usabilityuser experience兩者間做出區別,但他們是以更廣的角度來看待usability,而且檢驗的是整體的user experience,這個看法與當天的第一位講者(王派桓)類似,不過我覺得還是要依實驗目的與方法而論,不能很簡單地就宣稱usability=user experience
接下來慢慢會找時間看這本書,如果有什麼進度或心得,再來補充。

What are usability metrics?
Usability metrics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測量各類usability的度量衡或標準,例如作業成功率、使用者滿意度、失誤等。如同其他領域一樣,度量衡必須是一致的,所有人的一公分都一樣長,這樣才能被一致地解讀及比較。Usability metrics還必須有其他的要素:
  • 必須能被觀察
  • 必須能被量化
  • 必須能表達某程度的使用者經驗(effectiveness, efficiency, satisfaction)(我對這點的意見如上面所述)
而usability metrics與其他度量衡的差別,就在於參雜的””的部分,比方說satisfaction就是很好的例子,這也帶出另一個差別,就是usability metrics必須是根基於人與物互動後的真實經驗。


Designing a user study.
第二章的主題是如何規劃一個使用者研究,這章比較多在討論統計的部分,尤其是實驗設計,這些我就都跳過沒有細看,以下是個人覺得其他比較重要的部分:受測者的挑選

統計最重要的一個前題就是抽樣具不具有代表性?這個問題在UiGathering活動當天也被問起,雖然當天三位講者所分享的經驗比較偏質性研究,但基本精神是一樣的:
  1. 要挑選具代表性的受測者,最好就從你的目標族群中抽樣。
  2. 可以將受測者分組,分組依據可以是受測者的經驗或能力、使用頻率、人口統計特徵等。這樣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受測者的同質性太高,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幫助挑選。
樣本數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,這視乎我們的研究目的,以及可接受的信心水準而定。在設計的早期階段,如果只是要找出比較重要的usability issue,樣本數可以較少;反之則需要較大的樣本數來找出剩餘的問題。

在這一章並未討論到質性研究,一般質性研究的受測者從6~9個人不等。比起量化統計,這個數字其實很難令人信服,這問題當天也有被提出,講者們其中一個回答是:「翻paper給他們看」。老實說,個人覺得這一招在業界應該不是很有用。相較於統計的”讓數字說話”,質化應該是”讓現象說話”,不過這超出本書範圍了,有機會再聊吧!

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

筆記 -- UiGathering 接力賽 "第三棒":如何把使用者經驗「做」出來?


想不起上次參加UiGathering是什麼時候?應該是兩三年前了,那次的主題是使用者研究相關,之前與之後的主題就一直不太有興趣,直到最近的接力賽系列才比較能激起自己的好奇心,但真正有去參加的也只有第三棒:如何把使用者經驗「做」出來?

如果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這次的UiGathering,那就是「咦」。光看這次的主題,我會以為是如何「設計」使用者經驗,但三位講者中有兩位是在談usability,一位在談開發程序,跟我想像中有蠻大差距。話雖如此,一個下午下來,還是有些收穫,以下就是個人心得:

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

使用者研究需要天才


在「使用者經驗(UX)」這門近幾年的顯學中,不免會談到「使用者研究」,當然啦!透過研究去了解UX、去設計UX,再理所當然不過了。但,我想說的是,使用者研究真的有我們想的那麼神奇嗎?

人們總是說,透過使用者研究去得到洞見(insight),去發掘未被發掘的需求。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,我們發現的,別人多半早已知曉;如果他們曾經用心於其中,不管用的是哪種研究方法,你所發掘的,只是早被認知的現象。這世界變得很快,也變得不那麼快,很多事情的變化並不大,如人的心理生理能力與極限。

那,尷尬了,客戶或老闆花了錢,我們卻端出早已嚐過的菜色,這下該如何變出新口味?現在那麼多人在談使用者研究,卻似乎沒人談這個?從某個角度來說,我們需要的是天才來拯救世界。天才知道該怎麼解決問題,知道該怎麼說服別人他/她是對的,Jobs是一位,國內的話,我認為謝榮雅也算得上,他們總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,端出「就是這個!」的料理。

天才不一定是天才,天才是日積月累、修練成精的。回到使用者研究上,為什麼一樣的材料,有人看得出真正的insight?有人只能老生常談?除了靠天份,更多是需要經驗磨練出來的直覺跟感度。但直覺跟感度也不是天天在外面觀察就能磨出來的,我們還需要一些技巧與方法去輔助,並不是什麼都可以推給創意、靈感,跟熱情,這些,好像也沒人談。

那我也言盡於此了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