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

使用者研究方法論(Starting Your User Research)

(原文出處︰http://www.uie.com/articles/starting_user_research/)
這篇文章描述了幾種使用者研究的方法,為了避免剝奪大家閱讀的樂趣,所以很簡略地摘要如下

  • 使用性稽核(usability audits):

團隊成員扮演使用者去體驗產品的使用,從中發現會導致使用者挫折或中斷的地方。
優點:成本最低
缺點:團隊成員不是真正的使用者




  • 經驗法則評估(Heuristic Evaluations):

根據過去研究所產生的原則對設計進行評估
優點:在某些領域中,經驗法則相當有用
缺點:過去的法則可能不適用於現在的設計、沒有真正的使用者


  • 特定作業使用性測試(Scavenger-hunt Usability Tests):

要求使用者完成特定作業,從中觀察問題
優點:可以觀察到真正使用者與系統的互動
缺點:必須對使用者的作業有所了解,否則一樣會失真


  • 訪談式使用性測試(Interview-based Usability Tests):

要求使用者完成某些非事先設定之作業,先訪談使用者過去的使用經驗,然後以其情境為背景,要求使用者完成類似之作業,過程中以使用者的用詞進行導引。
優點:可以發現設計在真實狀況(scenario)中的問題
缺點:不是真正的使用情境(context)


  • 田野調查(Field Studies):

在使用者自己的環境中進行,看使用者在什麼地方做什麼、如何做,以及他們與環境中其他人事物的互動。
優點:最有效、資料最豐富的方法
缺點:成本似乎較高

文末作者認為田野調查是(資料)最豐富、最具影響力的方式,而特定作業使用性測試則是用來檢驗設計細節之用;經驗法則評估則是很少採用,對於使用性稽核避之唯恐不及。以個人的經驗與想法來說,我認同田野調查的好處,在時間、預算允許的前提下,這的確是很好的選擇。但作者對經驗法則評估、使用性稽核的不屑一顧,個人就覺得似乎有點以偏概全。使用性稽核的主要應用階段應該在於測試階段,可能是對現有產品、競爭產品、產品原型的測試,以快速發現使用上的問題;經驗法則評估除了一樣應用於測試階段,其實在設計開發時,這些原理原則就應該常駐於設計師的心中。

簡單來說,使用性稽核、經驗法則評估、特定作業使用性測試比較偏向用來解決具體、細節的問題,而訪談式使用性測試、田野調查則比較偏向從模糊、抽象、未成形的現象中發掘機會或問題,我覺得應該視不同狀況而採用不同方法,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。

最後的一點想法,usability與UX是一樣的東西嗎?我會說兩者間有關係或有重疊之處,但usability不應與UX混為一談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