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Windows Phone出現後,扁平化UI (Flat UI)有越來越受歡迎的趨勢,在此之前,APPLE介面的擬真UI(Skeuomorph UI)可說是介面美術的王道。
簡單來說,扁平化UI就是去除掉材質、光影、色彩漸層,以單純的形狀與顏色表現,這樣的設計風格可以為視覺設計師減少很多工時,也就是降低成本,我認為這是扁平化UI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。
但擬真UI的材質、光影,讓它們也具有現實物體的預設用途(affordance),使用者也可以依據舊有的經驗來推測介面的使用方式。
但這些特徵是扁平化UI所缺乏的,造成使用者不容易分辨介面中各個元素的用途?因此在剛開始學習使用時,必須花時間去摸索哪些地方是可以互動的?哪些地方只是單純的資訊內容?
這問題在smartphone平台會比較嚴重一點,因為在電腦上還可以透過滑鼠遊標的HOVER狀態來判斷,而在smartphone上只有戳戳看才知道了。
所以,扁平化UI是不好的?並不是這樣,但是設計時可以多加一些暗示,比方說適當的光影或動畫,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